首頁 » 背包客文化為什麼在國外很平凡盛行?但在亞洲就變成了一種時尚?

背包客文化為什麼在國外很平凡盛行?但在亞洲就變成了一種時尚?

by KAI力
0 留言

背包客文化在亞洲掀起一股熱潮,羨煞許多人,也默默的將旅遊導向一個狹隘的定義。

「挖!你台灣來的啊!?我第一次碰到台灣背包客耶!!」 她高分貝的聲音充滿了興奮。

我依然記得當我揹著我那十公斤的大背包踏進青年旅舍check in 時前台的反應。

接下來的幾天,只要是待在旅社的時間,她常常請我喝啤酒,來換取我滿足她對台灣的好奇心,而貪杯的我,當然也就義不容辭地接受了,但有件事情卻一直在我心頭徘徊許久。

那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情,但在我出發之前,許多朋友都覺得我瘋了。

「一個女生隻身去國外旅行,而且還要跟一堆人睡同一個房間?」

「背包客很危險你知不知道!?會被搶劫!要跟團比較好。」

(專欄延伸閱讀: 來去「青年旅舍」住一晚──房價驚喜就在「開口詢問」之中?和工作人員聊天比 Google 大神更實用!)

我知道我絕對不是唯一的案例,比我更有勇氣的女生不下少數,但不得不否認背包客的文化在台灣的確還不算普及。回來之後,身邊一直出現許多朋友投以羨慕的眼光,當時年輕氣盛的我,心裡總是有句OS。

「其實沒有這麼難,一直說羨慕,倒不如真的去做比較實際。」

但礙於這聽起來實在太自以為是,所以我也沒有說出口。

隨著年紀增長,我感謝當年的我並沒有說出口,因為我錯了,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因素,並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比起勇氣,我覺得我是幸運。

為什麼背包客在西方文化中比較盛行?

我們先想想背包客的定義,背包客的基本定義就是指 「揹著背包減少行囊,以便做長途自助旅行的人」 ,然而 「長途」兩個字,最重要的就是–

時間。

以英國來說,年假放到一個月的都有,我的加拿大朋友一次休假就是20天,更別提背包客盛行的德國澳洲等等,然而這些都還不包含各國的國定休假日! 然而我身邊的朋友,每個人的年假都落在10天左右,甚至更少,然而這個時間的因素就會間接的就影響到很多其他的選擇了。

當你使出吃奶的力氣,但你的行程表還是只能擠出五天四夜的假期的時候,這個五天四夜是有多麼的珍貴,想擁有完美的假期,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

想去個歐洲?

「來回的時間就已經將你的假期大打折扣,更別提時差。」

來個浪漫異國迷路之旅?

「時間就已經夠短了,我要好好享受那得來不易的每分每秒,要是你還要我花時間尋找路線,看著地圖迷路,會不會最後甚麼東西半眼都沒瞧上,就得匆匆的帶著滿肚子的氣去趕行程。」

憑感覺隨意地進入一間餐廳?

「不是吧?五天四夜總共最多也才15餐,要花一餐好幾百塊台幣買一個失望嗎?不好吧。」

還有太多太多總總的原因,造就了台灣包套行程的盛行。

背包客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點是− 「與他人分享彼此的經驗」

獨自旅行的背包客當然都會寂寞,所以在青年旅社一定會有所謂的 「交誼廳」,讓來自不同地方的背包客來認識彼此,交流自己的經驗,甚至尋找下一站的旅伴,但有個場景是我每次都會看到的。

一個孤獨的身影坐在交誼廳的角落,默默地吃著自己的食物,你會看得出來他很想加入,因為他的神情充滿了期待的情緒,但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就算有人開口主動邀約,他也是靦腆地搖頭拒絕,就這樣看著別人一個又一個的加入團體,他臉上的那些期望也就變成了失望。

有些人會說可能是語言的問題,但我不這樣認為,英文不是母語的人佔了多數,但敢講就是贏家,這又不是工作面試,況且我個人覺得其實台灣的英文水平不差,只是不敢講,其實都聽得懂,畢竟台灣很重視英文教育,補習英文根本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延伸閱讀: 口音沒有不好與對錯-「台式口音」只是代表你的第一語言不是英文罷了

然而在害羞的表面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不知道如何表達」

我們常常很害怕自己說的話是錯的,害怕自己的看法是別人不認同的,或是不知道怎麼具體的將自己的看法以文字表達出來,最後就看著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講的天花亂墜,但其實心裡有很多想法跟看法都吞回肚子裡,最後石沉大海。


不得不承認西方文化的獨立性比我們來的高許多,並不是說亞洲文化不好,而是亞洲文化大部分多以 「團體」做為事情與想法的出發點,這件事情造就了許多的不同,不管是家庭,教育,工作,甚至是感情

西方背包客的年齡層較廣?

早早的出去探索自己想要的未來,這觀念多盛行於許多西方文化。

不管是我在澳洲的那些年,又或是我流浪的那些日子裡,我總是碰到許多18、9歲的西方年輕男孩女孩出來旅行,他們有些人自己打工存錢,也有些人是家裡資助,但他們的目標都是一樣的,想要藉由長途的旅行,來探索自己的熱忱,多花點時間去了解自己未來想要做甚麼事情後,就會回家選擇自己大學想要就讀的主修。

然而對於年齡層較大的西方人來說,在我跟他們聊天的過程,他們不斷的表達背包旅行是一個對於他們自我的探討

在進入了社會這麼久,身上累積了這麼多的責任之後,他們想要享受孤獨,享受迷惘,有些人是離了婚,有些人甚至已經有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對他們來說,這就像是一種打掉重練的概念

背包客只是流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旅行方式

近幾年背包客三個字似乎開始有了不太一樣的定義,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 「背包客」這三個字被捧成了一種被追隨的流行。

我愛背包客文化,也當過背包客,也喜歡看許多不同的人分享他們的旅遊趣事,但當背包客只是其中一種長時間的深入旅行方式,然而在西方文化內之所以如此盛行背包文化多半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制度和風氣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時也沒有我們所被灌輸的巨大的升學以及工作壓力

體會過背包客生活,真的很特別,但並不代表這個選擇就比較時尚,純粹是每個人當下適合的旅行方式不同罷了

請選擇最適合你的旅遊方式,就算是日本五天四夜也很屌好嗎!?

0 留言
2

你可能也會喜歡

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