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當初剛到澳洲的時候,打了電話和在台灣的家人朋友分享在澳洲的種種新體驗,興致勃勃的我講的是天花亂墜,沒想到在講了一百件事情之後,只有換來他們對一件事情的驚恐-「袋鼠肉」。
「你吃了袋鼠?你怎麼吃得下去!?」
「袋鼠那麼可愛,澳洲人好殘忍!」
在我心裡,我完全可以理解這些驚恐和批判,因為在我們從小的記憶裡,袋鼠通常被冠上可愛以及親人的名詞,而從小的童書裡,袋鼠大大的眼睛,或是育嬰袋裡的小袋鼠,都瞬間融化我們的心。
袋鼠一直以來被我們塑造成可愛溫暖的形象,但一到了澳洲,我卻發現我們印象中的袋鼠在澳洲人的眼裡,似乎不太一樣。
沒有可愛親切的袋鼠,取而代之的是驚恐與慌張
當我還住在澳洲市區的時候,隨處可見袋鼠的周邊商品,從可愛的布偶,到袋鼠的腳掌,許多人覺得殘忍,但不得否認的是身為澳洲國寶的袋鼠,的確是澳洲觀光收入的一大來源,雖然澳洲人普遍對袋鼠肉不大有興趣,但它卻是許多觀光客想要嘗鮮的其中一個項目。
當我第二次回去澳洲的時後,澳洲爸爸熱情的邀請我和他的家庭同住,短短的三個月內,和澳洲家庭的郊區生活帶給我更多的文化衝擊。
(延伸閱讀: 姊妹吵翻天,澳洲爸爸彷彿沒聽見?兄弟姊妹吵架,父母到底該不該介入? )
其中一項就是對於袋鼠的看法。
「公袋鼠很恐怖,你們看到的或許都是母袋鼠。」,澳洲爸爸才12歲的小兒子對我說。
「小孩不是都覺得袋鼠很可愛嗎?」我感到很困惑,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聽見小孩用「恐怖」這個詞彙來形容袋鼠。
好奇的我忍不住上網搜尋有關公袋鼠的資訊,眼前的螢幕出現的是一隻巨大的袋鼠,牠是紅極一時的「 袋鼠羅傑 」。
( 袋鼠羅傑去世的新聞 )
身高將近兩米並且滿身肌肉,似乎一拳就能打出人命,這畫面完全顛覆了我對袋鼠的想像,我不經疑惑著,我心中那個小巧可愛,碰碰跳跳的袋鼠去了哪裡?
「還有更糟的,有些袋鼠因為習慣了觀光客的餵食,所以他們會離開棲息地,想辦法入侵人類的家中覓食。」澳洲爸爸站在我的身後說,隨意給我看了幾個影片。
(YOUTUBE- 袋鼠嘗試闖入住家影片 )
影片中一隻高大的野生公袋鼠站在落地窗前,用牠的爪子瘋狂的抓著玻璃門,更別提其他的影片,人們尖叫逃竄,後方的袋鼠兇猛的追擊。我看著那些影片,心裡揣摩著要是自己身在他們的狀況,我心理一定也會對袋鼠心生恐懼。
澳洲袋鼠肉殘忍的由來,其實就是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然而這一切當然不是袋鼠的錯,他們的天敵袋狼和袋獅已經因為自然環境被破壞後滅絕,加上驚人的繁殖能力,袋鼠不斷的暴增,造成許多農作被摧毀,車禍頻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澳洲政府開放有執照的獵人在特定的區域可以合法獵殺袋鼠,並做成寵物食品出口各國。
而就算你沒有去過澳洲你也能感受的到,有養寵物的你,一定看過寵物店內擺滿了各式的袋鼠零食。
觀光一直是澳洲注重的發展項目,帶來了許多觀光客,然而觀光客不守規範的私下餵食野生袋鼠,讓袋鼠了解人類會有不一樣的食物,而且人類會主動餵食等,造成牠們主動地想要入侵房子,接近人類,以取得食物。
獵殺袋鼠在澳洲一直是一個很大的爭議,許多動保人士也極力的批評澳洲政府開放獵殺袋鼠的行為,但其實袋鼠只是一個例子,袋鼠肉只是一個開始。
我們的心中對於很多事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和既定印象,就像「可愛的袋鼠」 一樣。
但這些既定印象多半是用我們自己的文化和環境以及社會的影響所構築而成,並不代表是完全正確的,在我們用自己的既定印象去評判與我們不同的事物之時,可能要先退後想想。
「這是真的正確的嗎,還是只是在我的認知裡是正確的。」